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
“笃诚民记”品牌四百年发展史
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,据福建省《档案资料》记载板桥酒业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前身为明朝天启年间创始人许文灿之先祖在漳州府东门街(即今新华东路)创办的“笃诚中药坊”,前店后坊(厂),自制中药、中药丸、中药酒、闽南风味高粱酒、红曲酒、果子酒销售。该行秘制的人参,对妇女血崩和止血有特殊功能,秘方酿造的“闽南特色中药酒”,甘绵爽口,酒药香怡人,适量的饮用能滋补身体、舒筋活血、会起到扶正祛邪,抗衰益寿和强身的作用,让饮者在过酒瘾的同时起到身体的滋补保健。
基本信息
· 品 牌:笃诚民记
· 创建时间:公元1621年
· 总部所在:福建省漳州市
· 公司名称: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
品牌发展历史大事记与传承
明朝天启年间(公元1621年),许文灿先祖在漳州府创办“笃诚中药坊”, 自制中药、中药丸、中药酒、闽南风味高粱酒、红曲酒、果子酒销售。
明朝末年,产品畅销香港、新加坡、东南亚等地。
清朝雍正年间,福建水师提督许良彬助力笃诚民记,拓展番商海务。清光绪《漳州府志》记载:“许良彬,字质卿,海中岛澳风潮夷险顺逆皆了然,擅经商,雄于财。”
民国18年(1929年),许水松(许文灿的父亲)提出将商标呈请中、英、荷政府注册,特许专用。同年,在新加坡设立代售商行。
民国22年(1933年),以巨资聘请上海梅花歌舞团来厦门、漳州、泉州等沿海城镇结合演出展开品牌宣传战。
民国25年(1936年),厦门举办国货展览会,许水松(许文灿的父亲)代表参展。《1936年国货展览会刊》记载:展会现场参观人数2万余人,笃诚民记陈列馆热闹非凡在国际上声望极高。同年,在厦门增设分行负责海外贸易。
摄于民国25年(1936年)——原文“厦门市二五年度国货展览会老笃诚民记人参行临时推销留影”
民国26年(1937年),向实业部申请的商标注册取得执照,保障品牌的良好运行。
民国28年(1939年),在香港增设分行。
1956年,国家实行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,私营基本消失。笃诚民记传统工艺传承人许水松回到故乡,私底下经营家庭小酒坊生意。许水松之子许文灿跟随父亲学习酿酒及制药技能,掌握“笃诚民记”传统酿酒及祖传秘方制药技艺。该技艺十分独特,主要原料必须是经过祖传技艺“精制提炼”后的闽南特色中药材及根据该祖传配方所列名贵中药、配合自酿的优质陈年高粱酒与红曲酒搭配进行萃取药液。精制和酿造过程,操作者必须有扎实的功底无论是选材用料还是精制技法及温度、时间点的掌控都蕴藏着不足以外人道的“诀窍功夫”。
1997年改革开放后,“笃诚民记”传承人许文灿先生创办“漳州市板桥酒业有限公司”。公司秉持秘方制药工艺,恢复并传承原明朝天启年间独特古法酿造技艺,建立集白酒酿造(固态法)、葡萄酒、发酵型果酒、白兰地、威士忌、俄得克、闽南特色中药酒,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。坐落海峡西岸福建省漳州市,注册资金500万元,厂区及种植基地占地四百五十余亩,年产量2500余吨,拥有固定资产1.8亿元,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、流水线,是福建省最专业、最规模的酒产品生产基地之一,产品销往全国及欧洲、非洲、东南亚等地区。
2007年,龙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评选板桥酒业为消费者满意企业。
2010年,第八届中国(厦门)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,板桥酒业亮相国际舞台,福建台经济频道慕名而来现场专访,为板桥酒业产品销往欧洲、南非、东南亚等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2011年,漳州市人民政府评选板桥酒业 “津点”商标为漳州市知名商标。
2013年,板桥酒业冠名赞助的“福建省象棋锦标赛”在福州进行总决赛。
2014年,板桥酒业生产的水果酒系列在福建省同行业中排名第一,已经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力量,被政府认定为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 。
2019年,“笃诚民记”传承人许凯杰(许文灿之子)以世代传承古法“果子酒”酿造技艺结合现代控温发酵技术,创制的闽南特色水果干型酒“葆生大帝牌紫椹干红”荣获当年海峡两岸工业设计创新大赛食品制造三等奖。